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
技術概述∶作物生產過程中,水、肥管理是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指利用管道灌溉系統(tǒng),將肥料溶解在水中,將水分灌溉與肥料施用融為一體,適時、適量地滿足農作物對水分和養(yǎng)分的需求,實現(xiàn)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節(jié)水農業(yè)技術。該技術主要借助于灌溉系統(tǒng),將灌水和施肥相結合,利用灌溉系統(tǒng)中的水為載體,在灌溉的同時進行施肥,實現(xiàn)水和肥一體化利用與管理,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優(yōu)化的組合狀態(tài)供應給作物吸收利用,并可按照不同蔬菜作物、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生長季節(jié)的水、肥需求特點,進行科學管理。
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實現(xiàn)水肥耦合效應最佳的技術模式,由于該技術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水、肥管理,減少了化肥用量,降低了設施蔬菜病蟲害發(fā)生,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量;在提高產量的同時,有效改善了產品品質,提高了設施蔬菜產品的安全性。推廣該項技術可有效解決設施蔬菜、瓜果等作物生產中灌溉和施肥用量過大、利用率低、成本過高、土壤鹽漬化和酸化加劇的問題。
增產增效情況∶與傳統(tǒng)設施蔬菜施肥、灌溉技術相比,該技術可節(jié)水30%~51%、節(jié)約化肥35%~42%、節(jié)省農藥約15%~30%。
技術要點∶
1、核心技術
① 配方施肥技術。根據設施番茄、黃瓜等蔬菜不同生育期、不同生長季節(jié)的需肥特點,按照平衡施肥的原則,在設施蔬菜苗期、生長期、結果期等階段進行合理施肥。目前,市場上許多多元化肥均可使用。
②合理灌溉技術。確定作物需水量、微灌作物日耗水強度、土壤濕潤比、灌水均勻度、微灌水有效利用系數(shù)等,明確灌水定額、灌水周期、每次灌水時間、灌水次數(shù)與灌水總量等。重點推廣應用膜下暗灌和膜下滴灌技術,選擇適宜的灌溉設備,根據不同作物、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要求,按需進行合理灌溉。
③水肥耦合技術。在選擇適宜的灌溉設備和平衡配方肥的基礎上,將水、肥管理加以整合,在灌溉的同時,實現(xiàn)施肥。
2、配套技術
①噴滴灌設施配套并標準化,科學選用適宜滴頭,保護地蔬菜栽培宜采用內鑲式薄壁滴灌管、滴灌帶和迷宮式滴灌管,經濟耐用、使用方便。
②高壟覆膜栽培技術。
③有機肥施用技術。蔬菜水肥一體化管理過程中,很難實現(xiàn)有機肥的補充,因此,根據不同作物的特點,一次性施入足量的有機肥作為基肥非常必要。重點推廣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技術。
④嫁接育苗技術。采用嫁接育苗技術,可有效克服設施土壤連作障礙,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,并可增強蔬菜的抗逆性,以實現(xiàn)設施蔬菜高產、優(yōu)質、提早上市目的。
適宜區(qū)域∶全省設施蔬菜產區(qū)。
注意事項∶①必須有固定水源,且水質好、符合微灌要求,在技術執(zhí)行過程中,需要有相應的硬件設施,如灌溉設施、儲水設施、水質凈化設施等。②主要適用于追肥,肥料品種必須是可溶性肥料,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(yè)標準,純度要高,無雜質,溶于水后不會產生沉淀。③追肥如果使用微量元素一般不能與磷素肥料同時使用,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淀,堵塞滴頭或噴頭。④忌氯作物不可含氯肥料。
